OPEC是什麼?

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(OPEC) 全面介紹

石油國際組織

6/20/2025

1. OPEC 簡介

石油輸出國家組織(OPEC)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,創始於伊拉克巴格達,最初由伊朗、伊拉克、科威特、沙烏地阿拉伯與委內瑞拉五國組成。1965年,OPEC總部遷至奧地利維也納。該組織旨在協調並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,確保石油市場的穩定,保障石油消費國的供應安全與經濟性,同時促進產油國的穩定收入與公平投資回報。

2. 歷史影響與角色

在1960至1970年代,OPEC成功改變了全球石油生產體系,將主要的市場主導權從英美大型石油公司(俗稱「七姊妹」)轉移至產油國手中。儘管OPEC經常被視為卡特爾組織,但由於成員國常常未完全遵守生產配額,其對全球石油供應和價格穩定的長期影響受到限制,甚至有學者質疑其真正的卡特爾功能。

3. 市場份額與儲量

請參照全球石油蘊藏量與產量分布

4. 原油基準

OPEC原油參考籃(ORB, OPEC Reference Basket)是該組織成員國多種原油價格的加權平均,自2000年以來成為重要的油價基準。其他著名的基準還包括西德州中級原油(WTI)、布蘭特原油(Brent Crude)和杜拜原油(Dubai Crude),這些基準對國際油價形成具有關鍵影響力。

5. 當前成員國

截至2025年6月,OPEC共有12個成員國,分布於中東、非洲和南美洲。中東成員有伊朗、伊拉克、科威特、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;非洲成員包括阿爾及利亞、赤道幾內亞、加彭、利比亞、奈及利亞與剛果共和國;南美洲由委內瑞拉代表。新成員的加入必須獲得至少四分之三現有成員同意,並經五個創始國批准。

6. 前成員國

歷史上,安哥拉、厄瓜多、印尼和卡達曾是OPEC成員,但因各種原因相繼退出。退出原因包括產量配額衝突、會費問題及國內能源政策轉變等,反映OPEC內部政策和利益的複雜性。

7. OPEC+ 組織

為了加強全球原油市場的影響力與協調,OPEC於2016年底成立了擴大組織OPEC+,結合非OPEC主要產油國,包括俄羅斯、巴西、墨西哥等。OPEC+透過《合作宣言》和《合作章程》推動成員間長期合作,促進能源供應安全及市場穩定。

8. 近期動態

近年來,OPEC與OPEC+經歷數次關鍵事件。2020年,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因減產協議破裂,引發價格戰及油價暴跌;2021年,阿聯酋與沙烏地阿拉伯就產量限制達成妥協;2022年,OPEC+一致同意每日減產200萬桶,目的在調節市場供需,該決策雖獲成員國支持,但引發美國批評,顯示其地緣政治影響仍然深遠。

9. 總結

OPEC與OPEC+持續在全球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中扮演核心角色。其政策與決策不僅影響國際油價,更深刻左右全球經濟的走向。理解OPEC的運作和挑戰,有助於掌握全球能源動態與未來趨勢。

這是我的學習筆記,有任何想法歡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