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活體內的褪黑激素
褪黑激素視點下之抗老化習慣養成
抗老化日夜書籍
6/28/2025
科學家皮爾鮑利博士(Walter Pierpaoli)曾經主持過一項動物實驗:他將年老的白鼠分為兩組,一組在夜間飲用褪黑激素,另一組則未服用。六個月後差異驚人:未服用的白鼠出現典型的老化徵兆──毛髮脫落、動作遲緩、免疫力下降,最終死於癌症;但那組持續補充褪黑激素的白鼠,卻呈現出「逆齡」的狀態,不僅毛髮濃密、動作靈敏,甚至連生殖能力都恢復了,壽命更是延長了三分之一。
這項研究讓人重新認識褪黑激素──它不只是讓你睡得好的「夜間荷爾蒙」,或許還是延緩老化的關鍵角色。
一、褪黑激素是什麼?
褪黑激素(Melatonin)是一種由大腦松果體在夜間分泌的荷爾蒙,負責調節晝夜節律、促進睡眠,但它的作用遠不止如此。
生理功能:
抗氧化 → 對抗自由基傷害
自由基是細胞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活性分子,過多會導致DNA損傷、蛋白質變性與細胞老化,是造成衰老與多種疾病的元兇之一。褪黑激素能有效中和自由基,減少氧化壓力,保護細胞不被提前破壞。抗發炎作用
幫助身體抑制慢性低度發炎反應(如NF-κB、NLRP3發炎路徑),延緩組織老化過程。促進細胞修復、維持線粒體健康 → 幫助延緩老化
褪黑激素可協助DNA修復機制運作,並保護線粒體不被損傷,使細胞能穩定產生能量,減少老化相關的疲勞、記憶衰退等現象。保護神經、延緩腦部老化
特別是在預防阿茲海默症、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中,有初步研究成果支持其神經保護潛力。
二、如果褪黑激素分泌異常,會發生什麼事?
睡眠品質變差(難入睡、常醒、早醒)
生理時鐘紊亂,早上起不來、晚上精神亢奮
容易疲倦、注意力難集中
情緒不穩,甚至出現焦慮、低落傾向
抗氧化能力下降,可能加速皮膚老化、免疫力下降
增加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糖尿病的風險
可能提高罹患神經退化疾病(如阿茲海默症)的風險
三、如何激活人體內的褪黑激素?
💡只要從生活習慣下手,就能幫助大腦順利分泌自然的褪黑激素。
✅ 1. 白天接觸自然光
白天的光照有助於設定生理時鐘,晚上才能準時分泌褪黑激素。
建議:起床後30分鐘內到戶外走走,哪怕只有10分鐘也有效。
✅ 2. 夜間避免強烈藍光
手機、電視、電腦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。
建議:睡前1小時停止使用電子產品,改用黃光燈泡營造放鬆氛圍。
✅ 3. 規律作息
經常熬夜或生活作息混亂,會破壞褪黑激素的分泌節奏。
建議:固定每天睡覺與起床時間,即使是假日也盡量不差太多。
✅ 4. 創造「全黑」睡眠環境
任何微光都可能干擾褪黑激素。
建議:使用遮光窗簾、關掉夜燈、遠離光源。
✅ 5. 從飲食攝取助攻營養素
色胺酸(Tryptophan) → 鮭魚、火雞、蛋、豆腐
維生素B6、葉酸、鎂 → 香蕉、糙米、南瓜子、深綠色蔬菜
以上是褪黑激素的前驅物或合成所需的輔助營養素。
✅ 6. 避免睡前宵夜
過晚進食會打亂內分泌節奏,抑制褪黑激素分泌。
建議:晚餐與就寢時間間隔至少3小時。
🔍 小知識:褪黑激素不是安眠藥
雖然褪黑激素的補充劑能快速幫助調節睡眠,但若長期依賴反而可能抑制身體自身分泌。更適合調整時差、輪班輪調等短期場合使用。。
❗ 需要特別注意的人
輪班族、熬夜者
長期使用手機、晚睡者
銀髮族(自然分泌量會隨年齡下降)
焦慮、高壓工作者
✅ 結語
當我們愈來愈重視抗老化與維持年輕狀態,不只為了外表,更是希望擁有長期的活力與健康。而褪黑激素,正是人體自帶的一種天然「抗老化開關」。
與其仰賴額外補充劑,我們其實可以透過調整作息、改善光照、優化飲食等日常習慣,溫和而自然地喚醒體內的褪黑激素分泌系統。這不只是促進睡眠,更是一種從根本改善體質、延緩老化的生活方式。
如果你也想讓自己活得更年輕、更有精神,試著從今天開始調整生活節奏,讓身體回到它本來就會運作的節奏裡。這份自然節律,或許正是你追求青春的最佳起點。
台灣出版的相關書籍:
《神奇的褪黑激素》周翌、何立民著 方智出版社 1996年
《褪黑激素──人體內神奇的天然藥物》Russel J. Reiter、Jo Robinson著 郭素菁譯 聯經出版 1997年
《褪黑激素奇蹟療法 The Melatonin Miracle》Walter Pierpaoli著 William Regelson、Carol Colman合著
世茂健康小組譯 世茂出版 2018年
這是我的學習筆記。有任何想法歡迎與我分享!